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法院的有力指导下,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11336”总体思路,在凝心铸魂中固根本、践初心,在实干笃行中强本领、显担当,奋力书写“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高质量司法答卷。
积极服务大局
交出护航发展“有力”答卷
2024年以来,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围绕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践行司法担当,贴近三年行动、“六个年”活动司法需求,制定《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服务保障本溪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以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护航振兴发展。依法妥善化解涉关本溪“生活秀带”示范区建设、本桓高速公路建设系列案件,以高质量司法服务辖区重点项目建设。立足审判职能,精准回应企业司法需求,多举措助力“双本”融合。市法院“党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获评市直机关优秀工作法。
在平安建设工作中,本溪法院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涉黑财产处置被最高院誉为具有创新性、可推广性的“辽宁经验”。积极开展“送法进军营”“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普法活动,让法治深沁人心、涵养社会。办理刑事案件时精准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在一起“95后”夫妻帮信罪上诉案中,面对被告人的悔过和请求,市法院法官认真研读案卷和相关法律依据,综合考虑被告人主观恶性小、认罪悔罪态度诚恳、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等因素,依法对二人适用了缓刑,在法律框架内拯救了一个年轻的家庭,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4年8月,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行政案件,市县(区)70余名领导同志观摩庭审,推动提升行政机关行政应诉能力和水平,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市法院连续第4次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详细梳理本溪法院行政案件审判概况,深入剖析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此外,本溪法院还充分发挥行政审判支持与监督职能作用,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为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向市政府提出兼具针对性、指导性的司法建议;支持两县政府依法关闭、拆除污染饮用水水源地的企业或设施,助力“生态立市”战略实施。市法院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荣获市直机关最佳服务成果。
关注民生福祉
交出司法为民“暖心”答卷
刘某某认为同村林某某的羊啃食了其栽种的红松,遂诉至法院。市法院法官邀请当地村干部一同现场勘查、走访群众,最终认定原告所诉事实客观存在,同时也意识到本案只是双方常年邻里矛盾的一个爆发点。为了彻底解决矛盾纠纷,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梳理多年来的矛盾积怨,打开心扉,解除误会,以化解日常累积矛盾为抓手促进案件妥善解决,经多轮不懈努力,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自“为民办好小案、小事”专项活动开展以来,本溪法院牢固树立“如我在诉”的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融入审执工作全过程,着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该活动被评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最佳服务成果。
案件公正不公正、效率高不高,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感受。本溪法院坚持“公正与效率”主题,运用好大数据会商,落实阅核制度,组成督导组到基层法院“面对面”调度,推动实现“精细化、一体化、闭环化”管理,强化立审执协调配合,全方位开展交叉执行,聚力打造多元解纷司法品牌,促进全市法院审判执行质效一体迈进、贯通提升,执行到位率、调解率等多项核心指标优于或位于全国合理区间。
为了给百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市法院始终坚持强基导向,充分发挥前沿指挥部作用,研究制定“13457”工作思路,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方案,指导全市法院明确思路、细化任务、认领责任,加强基层调研指导,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基层质效提升,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专精实”推进强基工程,确保全市法院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为了缓和双方矛盾,南芬法院下马塘法庭的法官将法庭“搬”到了当事人家中,以减少当事人在法庭上的紧张和拘谨,帮助双方放下心结、开诚布公。在辖区党委的支持下,全市各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设立速裁法庭、建立法官工作站、开展巡回审判、打造特色法庭等方式,提升基层司法能力和水平。全市新收案件同比下降,万人起诉率较两年前大幅降低,多元解纷成效彰显,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提升素质能力
交出队伍建设“过硬”答卷
近日,市法院以“公正司法 护航振兴发展”为主题,举行了两场“提质效、强担当、促振兴”攻坚亮赛展示活动,由基层法院院长、各条线工作代表、人民法庭庭长代表及优秀个人代表汇报履职情况、交流创新经验、展示工作成果。
开展攻坚亮赛活动,引导法院干警围绕4个赛道争先创优,是本溪法院提升队伍素质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溪法院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时刻抓紧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加强党建筑信仰、聚人心、增干劲、塑新风,以政治引领推动审判工作实现新发展。全市两级院多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优秀法官、辽宁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本溪市“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本溪市“巾帼榜样”等市级以上荣誉。
坚持把在全市法院深入开展的政治型、学习型、效能型、清廉型、服务型“五型”机关创建活动,作为破解工作难题、改进司法作风、提升队伍素能、推动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抓手,全力提升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廉政意识和工作干劲,推动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诉讼服务日益优化,审执水平不断提升。
落实逐级遴选、跨区遴选工作机制,开展审判人才“上挂下派”工作,有效推动人才流通和法官动态调整。加快推进“青年干部成长工程”,将全市法院65人纳入年轻干部培养库,着力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干警,特别是德才兼备的青年干警,选拔任用到重要岗位,为法院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持续推进“审学研”一体化建设,着力推进法答网、案例库综合运用,打造审判、培训、研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孕育机制,年均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90余次、参训3400余人次,着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多名干警获评省级审判业务专家、办案能手、岗位标兵,一篇刑事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一门课程入选首届“辽宁法院精品课程”,多篇研究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
加强干警的廉政教育,通过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上廉政党课等形式,有效推动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引导干警强化廉洁意识,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加大“三个规定”填报力度,强化纪律作风日常检查,督促干警转作风、树新风。全市法院共有6个诉讼服务窗口被评为本溪市“雷锋号”和“清风辽宁政务窗口”。